腎功能下降的皮膚反應
腎臟功能下降者的皮膚變化與護理建議
腎臟負責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與代謝廢物,當腎功能下降時,這些物質無法順利排出,可能導致皮膚乾燥、搔癢、變色、鈣化、瘀青等問題。 (Khanna et al., 201)
Khanna, D., Singal, A., & Kalra, O. P. (2010). “Comparison of cutaneous manifestation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with or without dialysis.” Postgraduate Medical Journal, 86(1021), 641-647.
特別是早期腎臟病患者與正在透析的病人,因為疾病、藥物與透析過程的影響,皮膚更容易出現不適。透過正確的護理與使用適合的保養產品,可以有效改善皮膚狀況,提升生活品質。
- 皮膚乾燥與搔癢(尿毒性皮膚炎)
為何會發生?
- 毒素累積:腎臟無法排除尿素與磷等代謝廢物,這些物質會刺激皮膚,使皮膚屏障受損,引起乾燥與發癢。(Combs et al., 2015)
Combs SA, Teixeira JP, Germain MJ. (2015). “Pruritus in kidney disease.” Seminars in Nephrology, 35(4), 383-391.
- 皮脂與汗水分泌減少:腎病患者皮脂腺與汗腺功能降低,導致皮膚失去天然保護屏障。
- 透析影響:血液透析會使體內水分流失,加重皮膚乾燥問題。
如何改善?
✅ 避免熱水洗澡:熱水會破壞皮膚的天然油脂,建議使用**溫水(約 35°C)**並選擇溫和的無皂清潔產品。
✅ 適量補充水分:依照醫囑適量飲水,避免身體脫水加重皮膚乾燥。
✅ 控制飲食中的磷攝取:減少攝取加工食品、乳製品與堅果,並依醫囑服用磷結合
- 皮膚顏色變化(蒼白、灰黃或潮紅)
為何會發生?
- 貧血:腎臟病患者紅血球生成素(EPO)分泌不足,導致貧血,使皮膚變得蒼白。
- 尿毒素沉積:慢性腎臟病患者體內的色素代謝異常,可能導致皮膚出現灰黃色調。(Goel et al., 2021)
Goel, V., Sil, A., & Das, A. (2021). “Cutaneous manifestation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dialysis and post-renal transplant: a review.” Indi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66(1), 3-11.
- 透析影響:血液透析可能影響血管調節,導致臉部潮紅。
如何改善?
✅ 補充鐵質與紅血球生成素(EPO):可依醫囑服用鐵劑或接受 EPO 注射,幫助改善貧血問題。
✅ 多吃富含鐵質的食物:如瘦肉、蛋黃、深色蔬菜(如菠菜),但應與營養師討論適合的飲食計畫。
✅ 做好皮膚防曬:腎臟病患者的皮膚較敏感,建議外出時使用SPF30 以上的防曬產品,避免陽光加重色素沉澱。
- 皮膚鈣化與結節(鈣化性尿毒症)
為何會發生?
- 鈣磷代謝異常:血磷過高時,鈣質容易沉積於皮膚、血管或關節,形成硬塊或結節。(Pathapati et al., 2012)
Pathapati, R. M., Kolla, P. K., Desai, M., et al. (2012). “Cutaneous manifestation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o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Research Notices in Dermatology, 2012, 679619.
- 動脈鈣化:鈣化可能影響血管健康,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如何改善?
✅ 控制血磷:避免攝取含磷過高的食物,如加工食品、乳製品、內臟等,並按時服用磷結合劑。
✅ 補充維生素 D:適量補充活性維生素 D(如鈣三醇),幫助調節鈣磷平衡,但需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
✅ 避免過度摩擦皮膚:皮膚鈣化部位容易受傷,應避免使用過硬的刷子或過度搓洗皮膚。
- 容易瘀青與紫斑
為何會發生?
- 血小板功能異常:腎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受損,使血管變脆,稍微碰撞就容易出現瘀青。
- 透析時使用抗凝血劑:洗腎時使用的肝素會增加瘀青與出血的風險。(Kurban et al., 2008)
Kurban, M. S., Boueiz, A. G., & Kibbi, A. G. (2008). “Cutaneous manifestation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linics in Dermatology, 26(3), 255-264.
如何改善?
✅ 避免劇烈運動與碰撞:日常活動中應小心避免跌倒或外傷,降低瘀血風險。
✅ 檢查凝血功能:若瘀青嚴重,應諮詢醫師調整抗凝血藥物的劑量。
✅ 補充維生素 K:適量攝取綠葉蔬菜(如花椰菜、菠菜),但需與營養師確認是否符合個人飲食限制。
- 毛髮與指甲變化
為何會發生?
- 營養吸收不良:腎病患者因飲食限制,可能缺乏蛋白質與維生素,導致毛髮變細、易斷裂,甚至脫落。
- 指甲變化(「半半指甲」):指甲可能出現一半白色、一半粉紅色的現象,是慢性腎臟病常見的指甲變化。(Sipahi et al., 2016)
Sipahi, S., Solak, B., Acikgoz, S. B., et al. (2016). “Cutaneous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predialysi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30(9):1609-13.
如何改善?
✅ 適當攝取蛋白質:根據醫師或營養師指導,適量攝取優質蛋白質(如魚、蛋白、豆類)。
✅ 避免頻繁染燙髮:減少化學物質與高溫對頭髮的傷害。
✅ 護理指甲:避免過度修剪指甲,保持指甲邊緣平滑,減少甲床受傷的機會。
結論:腎功能下降後,皮膚的護理秘訣
腎功能下降不只是影響身體內部機能,還會讓皮膚變乾、發癢、暗沉,甚至容易瘀青或長出硬塊,這些問題讓人又癢又不舒服,嚴重時甚至影響睡眠與生活品質。特別是已經進入透析的患者,因為體內毒素累積、皮脂分泌減少,加上藥物影響,皮膚屏障更容易受損,變得敏感又脆弱。
如果你發現皮膚乾癢、粗糙、暗黃或脫皮,這些都是腎臟負擔過重的警訊!但別擔心,只要選對專業護膚乳液,就能大幅改善肌膚狀況,讓皮膚恢復健康!
選擇合適的乳液,改善皮膚問題!
市售一般乳液可能無法滿足腎功能下降者的需求,建議選擇高效保濕與修護型乳液,優先挑選以下成分,幫助強化皮膚屏障、舒緩不適,芙姵爾的即膚修護乳具有下列成份,可補充皮膚所需元素,長期使用能改善膚況:
✅玻尿酸—加強補水,深層保濕、鎖水,預防乾燥與減少脫皮。
✅ 神經醯胺—提供豐富滋養,修復皮膚屏障,加強鎖水,長效潤澤。
✅ 乳木果油—深層滋潤,改善乾裂粗糙,讓肌膚更柔軟。
✅ 甘草酸鉀—抗炎修護,有效減輕紅腫與搔癢的不適感。
這些成分能幫助修復受損皮膚、緩解乾癢、讓肌膚恢復光澤與彈性,讓你即使腎功能下降,也能擁有舒適、健康的肌膚!
💡 現在就選擇適合的乳液,從今天開始呵護肌膚,找回水嫩透亮的好狀態